
职务:副院长
职称:副教授
专业/研究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安全大数据预测预警、人工智能、时序数据挖掘
教师简介:
罗浩,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辽宁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煤矿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控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向负责人;兼任国家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冲击地压(岩爆)防治分标委秘书长、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冲击地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动力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期刊《Geohazard Mechanics》青年编委、《防灾减灾学报》编委。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沈阳市拔尖人才,辽宁大学青年拔尖人才。
长期从事矿山安全大数据监测预警、人工智能和时序数据挖掘等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矿山微震、电荷监测装备研制和软件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工作,相关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8项,主持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实现专利成果转化4件,软件著作权5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项,出版专著2部(独著1部),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7项。参与国家《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监管监察指导手册(试行)》《冲击地压矿井鉴定暂行办法》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讲授的课程、代表性论著成果及主持或完成的科研项目
讲授课程:
智能计算、工程数学、电路设计、冲击地压工程学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手机移动传感网络的矿震时空强测算方法研究(51704138),2018.1-2020.12,主持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露天转地下开采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及与监测预警模型关联方法(2024YFC3013903),2025.1-2027.12,主持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课题(52427805),实验仪多参量同步高速测试系统研发,2025.1-2028.12,主持人。
[4]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高分辨率地面微震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及在矿山打非治违中的应用(LQN201910),2019年9月-2021年9月,主持人。
[5]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24年1月-2026年12月,主持人。
[6] 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冲击地压灾害孕育过程力-震-电多源信息融合预警关键技术研究(LJKMZ20220450),2022年9月-2025年8月,主持人。
[7]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项目,煤矿安全科技进矿区,2017年6月-2017年12月,主持人。
[8]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项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实施研讨与技术指导,2018年6月-2018年12月,主持人。
[9]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项目,典型动力灾害矿井示范会诊检查,2020年7月-2020年12月,主持人。
[10]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项目,冲击地压矿井鉴定(评价)办法研究,2021年6月-2021年12月,主持人。
[11] 企业委托项目,红庆河煤矿冲击地压形成机理及精准防治技术研究,2021年6月-2023年12月,主持人。
[12] 企业委托项目,红阳三矿冲击地压电荷监测预警技术研发,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主持人。
[13] 企业委托项目,井地联合微震监测系统研究,2021年8月-2024年1月,主持人。
部分代表性论著:
[1] Hao Luo,Huan Zhang, Yishan Pan, Lianpeng Dai, Chao Kong, Mingyu Bai. CHIM-Net: A Combined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Model for PredictingTime, Space and intensity of Mining Microseismic Events[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5, 58, 447-462.
[2]Hao Luo, Xinyue Wang, LiZhang. Normalization-Guided and Gradient-Weighted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Network for Transfer Diagnosis of Rolling Bearing Faults Under Class Imbalance[J]. Actuators, 2025, 14, 39, 1-27.
[3] Han Shi, Yang Liu, Hao Luo*, Hai Zhao. Knowledge Transfer for Body Sensor Networks:Characterization and Resista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in Overconstrained Environments[J]. 2024,11(19):31959-31973.
[4] He Ren,Yishan Pan*,Yimin Song,Hao Luo*. Critical Conditions of Coalburst in a Rectangular Roadway Based on the Energy Extreme Point Method[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24,57,10731-10745.
[5] Hao Luo, Tongli Ren, Ying Zhang and Li Zhang *. A Lightweight and Small Sample Bearing Fault Diagnosis Algorithm Based on Probabilistic Decoupling Knowledge Distillation and Meta-Learning[J]. Sensors, 2024, 24,8157.
[6] Li Zhang, ShixingGu, Hao Luo*, Linlin Ding, Yang Guo. Residual Shrinkage ViT with Discriminative Rebalancing Strategy for Small and Imbalanced Fault Diagnosis[J]. Sensors, 2024, 24,890.
[7]Hao Luo, Xiaozheng Xu, Yishan Pan, Jingkang Yu, Yin Zhang, Li Zhang.TheCGAS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for P-Wave Arrival Time Picking of Mining Microseismic Events[J]. IEEE Access, 2023, 11, 102961-102970.
[8]Hao Luo, Kexin Sun, JunluWang,Chengfeng Liu, Linlin Ding, Baoyan Song. Multist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Real-time Abnormal Events of Streaming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9, 15(12):1-13.
[9]罗浩,冯天真,于靖康,潘一山,张利.基于手机移动传感网络的矿震群智定位方法[J].工程科学学报,2022,44(12):2017-2028.
[10]罗浩,于靖康,潘一山,王俊陆,张寅.含瓦斯冲击倾向性煤体加载破坏电荷感应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2020,45(2):684-694.
[11]罗浩,刘飞宇,潘一山.基于岩体损伤破坏岩爆启动起电规律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0,39(20):67-73.
[12]罗浩,王彦捷,牛明航,邱存月,张利.动态区间的加权模糊聚类算法[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9,14(7):1142-1153.
[13]罗浩,于靖康,潘一山,宋宝燕,刘乐,梁金睿.基于海鸥优化的分位数差值矿震定位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22,37(1):421-429.
[14]罗浩,葛颂,潘一山,等. 面向微震时序波形的无监督聚类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5, 46(01): 198-205.
[15]罗浩,杜浩,潘一山,等. 基于DSSA的煤矿微震监测台站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3,38(05): 2303-2311.
[16]罗浩.煤矿复合动力灾害电荷传感系统研发及其监测预警应用[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23.(独著)
[17]罗浩,张利,何超.工业装备系统深度诊断方法[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22.
授权发明专利和制定标准:
[1]罗浩,潘一山,马技.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P]. 授权号:ZL201811404867.8
[2]罗浩,潘一山,郑文红.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标定系统及方法[P]. 授权号:ZL201811405024.X
[3]罗浩,潘一山,赵扬锋.一种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敏感特性分析装置及方法[P]. 授权号:ZL201811405025.4
[4]罗浩,于靖康,潘一山,丁琳琳,张利,刘阳军,刘乐.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多时窗智能P波到时拾取方法[P]. 授权号:ZL202210526595.9.
[5]罗浩,潘一山,于靖康,宋宝燕,张利,王俊陆.基于手机移动传感网络的矿震监测系统及群智定位方法[P]. 授权号:ZL202010210821.3
[6]罗浩,潘一山,史金鹏,宋宝燕,丁琳琳,马技.一种低密度固定台站和高密度移动手机的冲击地压震源协同定位方法[P]. 授权号:ZL202010210919.9
[7]罗浩,潘一山,史金朋,张寅,丁琳琳,刘阳军,刘乐.基于传感器三维空间联合布置的群智螺旋矿震定位方法[P]. 授权号:ZL202111372896.2
[8]罗浩,周佳宁,石振桔,曲大鹏,张利,王彦捷. 一种混合蛙跳反馈极限学习机带钢厚度预测方法[P]. 授权号:ZL201910385160.5
[9]罗浩,关爱民,尹万蕾,祝兆和,李忠华,朱丽媛.一种煤岩破裂多参量复合测量装置及布置方法[P]. 授权号:ZL 201410088335.3
[10]罗浩,潘一山,肖晓春,邱兆云,李国臻,李忠华,肖永惠.煤体瓦斯运移过程电荷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P]. 授权号:ZL 201410182866.9
[11] 煤矿感知数据联网接入规范第5部分:冲击地压. MT/T 1201. 5-2023,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2023-4-10.
[12] 煤矿地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 DB15/T 3930-2025,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2-28.
部分获奖:
[1] 2024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2024年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 2019年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 2020年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 2022年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6] 2020年 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欢迎有远大理想抱负、数理基础强、动手能力好的优秀毕业生报考本人研究生。本人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出众、前沿引领、视野宽阔的优秀研究生为使命担当。
治学格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Email:luohao@l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