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部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招生就业 | 学部动态 | 校友之家 

学部动态

学部快讯
通知公告
  学部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学部动态>>学部快讯>>正文
 
“辽信前沿”大讲堂(第三十讲、三十一讲):国内外学者共话大模型与前沿应用
2025-09-03 18:31  

2025年8月28日与8月31日,辽宁大学“辽信前沿”大讲堂第三十讲与第三十一讲在崇山校区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由信息学院院长丁琳琳教授主持。丁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他们莅临辽宁大学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同时指出,本次讲座将为师生拓展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提供宝贵机会。

第三十讲邀请了三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上海同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昊奋教授作题为《从RAG到KAG:结构化思考范式下的复杂推理》的报告,从知识增强大模型的实践出发,深入解析了大语言模型在复杂推理中的挑战与机遇,并介绍了KAG框架的创新成果。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杨世宇教授作题为《半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压缩》的报告,系统阐述了高比率压缩与轻量化日志压缩方法,结合大模型技术展现了其在大数据存储与处理中的最新进展。长安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崔宁宁副教授作题为《面向混合存储区块链的安全查询研究》的报告,重点介绍动态布尔范围查询方法,并探讨了数据隐私保护与查询安全问题。三位专家报告内容互为补充,共同呈现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前沿的最新成果。

第三十一讲邀请了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李建新教授作题为《Pretrained Large Language Model for Intelligent Road Safety》的学术报告。李建新教授作为信息系统与数据科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结合其主持的多项科研项目,系统介绍了预训练大模型在智慧交通与道路安全中的应用进展。从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语义增强、多模态数据融合到语料工厂技术开发,全面展示了大模型赋能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框架与应用潜力。

undefined

在互动环节,师生与专家就大模型推理、数据压缩、区块链安全及智慧交通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嘉宾结合经验给予深入解答与建议。

此次讲座吸引百余名师生参加,不仅为科研人员和青年学者提供了面对面交流机会,也为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undefined

关闭窗口

辽宁大学信息学部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电话:024-62202346  邮编:110036  辽ICP备 05001361号